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0-11-16 3342
一、引言
砌筑施工過程中,作業(yè)人員隨意留槎的現象很普遍、很嚴重,常常表現為留設直槎、陰槎現象,由于接茬塞砌的砂漿不飽滿、灰縫不均勻、接茬灰縫不順直、錨拉鋼筋放置長度不夠等原因,經常出現一些因砌體接茬、搭接處理質量不好造成的墻體裂縫,或者是在使用環(huán)境&ldq
瀝青麻繩是有麻繩和公司的技術人員研發(fā)的一款具有防腐性瀝青為主要材料的添加劑通過浸泡的一款產品。麻繩是取各種麻類植物的纖維。麻繩是麻在大水池里泡一段時間,后扒掉皮,曬干,然后用搓繩機加工。麻繩具有抗拉力和抗阻力較強,而且耐腐蝕、耐摩擦、有彈性,當突然受到沖擊時不易斷裂,在起重作業(yè)中用得較多。然而瀝青麻繩在研究開發(fā)中通過瀝青等添加劑的浸泡后,用于伸縮縫、沉降縫等填縫材料。瀝青麻繩的規(guī)格有2cm~8cm之間都有。
uo;因素”作用下被擴大的裂縫問題,致使接茬處的砌體質量將得不到保證。二、施工過程中留槎處置不當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長期不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操作施工,習慣于錯誤的留槎操作方法,圖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員對正確留槎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不會對結構安全造成影響,管理過程沒有嚴格要求。
3、混淆“L”形轉角、“T”形、“十”字形連接處有構造柱和沒有構造柱處理的區(qū)別。
4、管理人員不能正確處理進度和質量的關系,或者是沒有合理安排、規(guī)定正確的接茬處理方法。
5、施工安排不當,不能同時縱、橫墻砌筑。
6、砌體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是留槎處置不當成為砌筑施工長期得不到解決的“質量通病”之一。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
1、必須加強對操作工人的工藝、工法知識的學習,強化規(guī)范標準的教育培訓,培養(yǎng)操作人的執(zhí)業(yè)能力。操作工人的技能學習應由地方政府勞務輸出培訓部門負責,或者由勞務資質企業(yè)委托培訓,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或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操作者從業(yè)資格證書;由用人勞務資質企業(yè)負責對工人規(guī)范標準的培訓和項目施工技術質量的管理,從源頭抓住質量意識和知識培訓關。
2、勞務承包方(勞務資質企業(yè))必須根據施工項目總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或《項目管理規(guī)劃》規(guī)定,編制班組向操作工人的技術交底、作業(yè)指導書,讓工人明白規(guī)范標準要求和工藝、工發(fā)標準。
3、在施工過程中,加強過程監(jiān)督管理,記錄施工部位,并認真組織班組內部自檢和操作人之間的互檢,施行用質量評定工程量完成情況,與工資收益掛鉤,強制性推行質量控制收益的原則,革除操作“陋習”,強化留槎部位的監(jiān)督、處理。
4、總承包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班組的技術交底,正確處理進度與質量的關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藝和工法,保證合理的持續(xù)進展;必須結合計劃安排,有目的地解決不同階段施工過程“質量通病”的防治。
5、經常組織開展群眾性技術“比武”或“比賽”活動,組織工法質量管理現場會,針對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現象,結合操作實踐,正確解讀留槎處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以往工程出現的質量問題教訓,講解因果關系,幫助提高對接茬質量的認識,并適時地按照規(guī)范標準規(guī)定,強制性推行留斜槎施工。
6、對于因客觀條件限制留斜槎卻有困難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經技術負責人同意,制定保證質量措施后,留直(陽)槎施工,決不能因怕麻煩、圖省事,沒有原則的將留斜槎改為留直(陽)槎,并保證按照規(guī)定加設錨拉鋼筋。
7、不論任何種情況,都不準留陰槎。
8、由于留直(陽)槎的后續(xù)施工是塞填砌筑,為保證連接處砌體施工質量,必須保證:(1)陽直槎的皮數桿控制應與后砌墻體的皮數桿控制必須建立在同一控制“50”線上,避免出現后砌砌體施工后出現的水平灰縫不平整,導致搭接不好,局部集中應力造成的破壞,搭接長度不夠在極限使用狀態(tài)下的破壞。
?。?)后塞砌筑施工時,要把接茬處的浮漿處理干凈,用水濕潤;砌筑施工時,要按照已設皮數桿的要求,保證砂漿飽滿,嵌磚平實;保證灰縫均勻密實。
?。?)保證按照規(guī)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結鋼筋,并保證鋼筋的數量、直徑、長度滿足設計規(guī)定……
9、必要時,可與設計院聯系,在滿足《抗震設計規(guī)范》要求前提下,根據設計抗震烈度等級要求,通過增設構造柱的方法其處理。
四、結束語
由于接茬質量問題涉及結構縱、橫墻間的拉結聯系,涉及砌體的組砌質量,不按照規(guī)定留槎,必然導致砌體結構的整體質量受到嚴重地削弱,給工程的使用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造成隱患,解決此類問題與其他建筑質量問題一樣,都必須在認真分析造成原因的基礎上進行,運用綜合的方法處理,不能夠“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否則,就會“按住葫蘆起來瓢”。
Demand feedback